[口头报告]基于混合更新过程的序列型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基于混合更新过程的序列型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编号:2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5-09 09:26:56 浏览:23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7日 15:1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P] 5月17日下午分会 » [P5-2] 5-2. 桥梁结构抗震、减隔震理论与韧性提升

暂无文件

摘要
  地震活动性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展现出丛集性和非平稳性特征。然而,经典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假定主震的发生服从平稳泊松随机过程,并不符合大地震实际发生的物理特性,亦未能充分考虑序列型地震发生的随机性、丛集性和非平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报告提出了基于更新过程模型的时变序列型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时变主震危险性分析与余震危险性分析,可同时考虑大型主震的非平稳性、中小型地震的平稳性以及余震的非平稳性。以圣安德烈亚斯(San Andreas)断层为例,研究了主震时变特性、余震活动性模型、不同更新过程模型及影响参数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可为地震工程领域中长期地震预测与结构全寿命地震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关键字
报告人
徐铭阳
助理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博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师从吕大刚教授。2022年至2023年获哈工大“世界顶尖大学战略合作计划”资助,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合作导师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洪汉平教授。
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两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国家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基金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序列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记录选取以及结构全寿命地震风险评估理论。以第一作者在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其中,“Time-dependent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for seismic sequences based on hybrid renewal process models”入选2024年ESI高被引论文。论文“An extended generalized conditional intensity measure method for aftershock ground motion selection”获得2024年第一季度“Wiley威立中国高贡献作者奖”。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参会 提交稿件